央视网消息:莆田猪又叫莆田黑猪,因原产于福建省莆田市而得名。它是福建省25个优良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也是中国36个地方猪种之一。莆田猪具有性早熟、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产仔数多、泌乳量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且其猪肉风味较好,杂交优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受到外来品种猪的冲击,莆田猪的养殖数量不断下降,随着国家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不断重视,建立了保护区、保种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莆田猪的生产销售模式也在与时俱进。通过种质保护、生态养殖、良种开发等方式,莆田猪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本期的节目当中,介绍一下莆田猪这一福建省的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保种选育工作。
相关知识:
莆田猪(致富经:www.nczfj.com)久,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的《兴化府志》中就有记载。据说历史上当地曾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猪,即从福州地区引入的“大耳猪”及从闽南引入的“小耳猪”。前者骨架大,繁殖性能好,性情温顺;后者体型较小,早熟易肥。两者杂交之后,后代称为“半大耳”,杂交后代又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逐渐形成了莆田猪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
莆田猪体型中等大小,头略狭长,脸微微凹陷,额纹较深,呈菱形。耳中等大,呈桃型,并且向前倾。颈长短适中。体躯较长,臀稍倾斜,后躯欠丰满。身体侧部皮肤无褶皱。四肢较长。被毛稀疏呈灰黑色。
莆田猪性成熟早,公猪在4月龄即可产生成熟精子,一般6月龄开始配种,1-2岁龄为配种盛期,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为3-5年。莆田猪母猪乳头数在6对以上, 3-4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8-22天,发情持续期为1-3天。
莆田猪最突出的特点是肉质好,肉色暗红,质地柔韧不松软,肥肉细嫩多汁。
莆田猪适应性强,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莆田猪十分适应当地的环境,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养殖户一味追求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便开始引进外来品种公猪开展杂交利用,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区瘦肉型猪的生产,另一方面导致莆田猪饲养量的急剧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初,产区存栏纯种莆田猪1万头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下降至4000头左右。
进入21世纪后,在省、市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莆田猪的保种工作提上了日程。莆田市把常太镇定为莆田猪保护区,并积极投入了保种资金。
除了建立保护区外,2002年还建立了莆田猪保种场。从当地的4个乡镇、15个自然保护村挑选80头母猪、7头公猪,组成了莆田猪的保种群。这意味着从那个时候起,就进一步加强了莆田猪的保种工作。2006年莆田猪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莆田猪保种场被农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莆田猪保种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莆田猪的生产销售模式也在与时俱进。通过种质保护、生态养殖、良种开发等方式,莆田猪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